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语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语录

文体名。记录传教、讲学、论政及交际等的问答口语,不重文字修饰,故名。《论语》一书,要算我国最早的一种语录体著作,是孔仲尼的弟子记录其师的言论的。后来理学家门人也用来记录其师论学之语。如宋时程颢、程颐门人把二程有关哲学、政治等言谈编为“语录”,又由朱熹辑成《二程遗书》。朱熹死后,其讲学、论文、论政等片断言论,曾为人从不同角度编纂,因有许多语录体著述传世,如《朱子语类纂》、《朱子语类》、《朱子语类辑略》等。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宋倪思即有《重明节馆伴语录》一卷。

语录

文体。记录讲道、传教、论事、交际等的问答口语。故名。唐以后,僧徒记录师语称语录,宋儒讲学,门人录记师语,皆称此。

语录

古代记录人物论辩语言的一种文体。语出后晋刘昫《旧唐书·经籍志》上《杂史类》:“孔思尚《宋齐语录》十卷”。语录是一种记言的散文。商周时代的诏诰大多是对国王或执政者独白的笔录,既是法令,又是训诫辞。当时重要人物的谏语和政论,因为包含有供后人学习借鉴的政治经验,也被用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类语录体的散文大多收集在以记言为主的《尚书》里。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学者的语录散文。最早的学术性语录是孔子的言论集《论语》。自唐以来,禅宗佛教徒记录其师言谈,由于所用多口语,故沿称语录。后来道学家门人也用来记录其师论学之语。如宋时程颢、程颐门人把二程有关哲学、政治等言谈编为“语录”,又由朱熹辑成《二程遗书》,朱熹讲学言论则由门人追记并汇集成《朱子语录》。语录体散文虽以记言为主,但有的篇章亦富文学色彩,如《论语·侍坐章》通过对话生动地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的则在散文美学方面卓有见地,如《朱子语录·论文》。

语录

十九卷。清世宗(1678—1735)御撰。世宗,姓爱新觉罗,字胤祯。清代皇帝,年号雍正。1722至1735年在位。清圣祖即康熙第四子,初封为雍亲王。世宗雍正皇帝对佛教怀有特殊的感情,他推崇佛教的目的旨在利用佛教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他自号“圆明居士”。他也曾编纂僧人“语录”和自撰“语录”一卷,这在有清一代的执政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御撰《语录》亦称《御选语录》,共十九卷。其中第十二卷是雍正为和硕亲王时撰写的《和硕亲王圆明居士语录》,旨在阐明禅理。并附有两道《上谕》,《圆明百问》,和二十九篇序言。该书因出于皇帝手笔,虽与其佛教语录体书相同,但其影响却大不相同。通过《御选语录》一书,可以概观雍正帝的佛教观。对研究清代佛教,特别是帝王与佛教的关系有很大参考价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