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说文古籀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349 说文古籀补

篆体字书。清吴大澂撰。14卷,末又补遗及附录1卷。收录钟鼎、石鼓、陶器、玺印、货币文字350余。后又增补120余,据《说文解字》部次排列,有疑者列入附录。此书为根据古文字以订正《说文解字》的创始之著。参照该书体例续补者有近人丁佛言的《说文古籀补补》、强运开的 《说文古籀三补》。

说文古籀补

(清)吴大澂著。14卷,又补遗及附录1卷。收录钟鼎、石鼓、陶器、玺印、货币文字3500余,后又增补1200余,依据《说文》部次排列。认为《说文》所录古籀未备,据金石文以补之。有疑者,列入附录。是以古文字订正《说文》的创始著作。有清光绪年间多种刊本及民国二年(1913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说文古籀补

清代金石学著作。吴大澂撰。光绪九年(1883年)刊行,后重刊增补。收集铜器铭文和石鼓、古币、古玺、古陶器上的文字资料,按《说文》次序编排。初收3500余字,后补1200余字。对古文字研究影响较大。

说文古籀补

十六卷。清吴大澂(1835—1902)撰。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斋,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广东、湖南巡抚。甲午之战,督师山海关,兵败革职。家藏古器物甚多,精于金石学和古文字学,著有《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权衡度量实验考》、《古玉图考》、《字说》、《说文古籀补》等。此书以集录古钟鼎彝器所见文字为主体,兼收石鼓文、古币、古陶器文,按照《说文解字》体例始“一”终“亥”部首次第编排。光绪九年(1883)初刻本收三千五百余字,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湖南重刻又增一千二百余字。所编文字皆根据墨拓原本摹写上板,未见拓本的概不采录。同一字见于不同器物者,笔画小有不同也一一录出。均注明器名,并于每字之下略加说明。这是自宋始治鼎彝款识之学八百年来空前的著作,所录之字多为《说文》所未收,对研究古文字学贡献颇大。吴氏从不同的古器物铭文中体悟到《说文》中的古文实际是周末的文字,古器物习见的字才是成周的文字。此乃发前人所未发,对于研治《说文》颇有启发意义。仿其体例续补者,有近人丁佛言的《说文古籀补补》和强运开的《说文古籀三补》。是书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刻增补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