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诸zhu

(一)代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相当于“这个”“他”“他们”等。如: ❶吾敢违诸乎? (《左传·昭公三年》“诸”句:我敢违背这个吗?)
❷潘崇曰: “能事诸乎?”(《左传·文公元年》“诸”句:潘崇说: “能臣事他吗?”)
❸驹伯曰:“待诸乎?” (《左传·宣公十二年》“诸”句:驹伯说:“抵挡他们吗?”)
❹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诸”句:告诉他已往的他就知道未来的。) (二)介词,介绍动作的处所,相当于“到”“给”“从”等。如:
❺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庄子·逍遥游》“诸”句:有个宋国人买了礼帽而去到越国〔卖〕。)
❻郑人囚而献诸楚。(《左传·宣公十五年》“诸”句:郑人把解扬囚拘起来献给楚国。)
❼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左传·成公十年》“诸”句:到中午,〔他〕背着晋侯从厕所出来。) (三)“之于”的合音词,用于动词与后面的名词之间,指代动作的受事,并介绍动作的处所。如:
❽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诸”句:子张把它写在大带上。)
❾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诸”句:把它放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 (四)“之乎”的合音词,用于句尾。如:
❿吾恶乎哭诸?(《礼记·檀弓上》“诸”句:我在哪里哭他呢?) (1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诸”句:周文王的苑囿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祈使语气或感叹语气,相当于“吧”“呵”等。如: (12)子速诸!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诸”句:您快点吧!)(13)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左传·文公五年》“诸”句:皋陶、庭坚不祭祀,太不重视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