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读四书大全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读四书大全说

清代批评宋明理学的著作。十卷。清初王夫之(生平见《张子正蒙注》条)撰。《四书大全》是明永乐间儒家奉敕编纂,广收宋元以来程朱学者对《四书》解释而汇编的一部书。其中包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王夫之通过评判此书,深入研究了程朱理学,考辨各家异同,围绕理气关系、知行关系和理欲关系等宋明时期长期争论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
全书按《四书》原来的篇章顺序排列,分大学一卷,中庸二卷,论语四卷,孟子三卷。对《四书》本文提出解释,同时对《四书大全》中错误观点予以批驳,“不坠俗儒,不入异端”,实际上是对宋明时期哲学论争作了批判的总结。在理气关系问题上,发挥张载“气一元论”,坚持“理依于气”的唯物主义气本论,“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从而批判了从周敦颐到朱熹所坚持的“气外求理”的唯心主义学说。阐述知行关系,力图全面清算“离行以为知”的认识路线,注意总结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长期争鸣的思想成果,在理论上强调“行”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重要结论。这种富于进取精神的朴素实践观,是王夫之认识论的精华。还论述了理欲问题,肯定道德与人的物质生活欲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提出“圣人有欲,其欲即天之理。天无欲,其理即人之欲”,“人欲之各得,即天理大同”。给宋明以来“去人欲,存天理”人欲天理对立的谬论予以有力的抨击。
1975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读四书大全说》标点本。1982年湖南岳麓书社精校编印《王船山全书》亦予收载。

读四书大全说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十卷。以读书札记形式,按《四书》原书的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阐述己见。抨击理学,批评政治。后收入《船山遗书》,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读四书大全说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凡10卷。为作者读明代胡广等人奉钦命编纂的《四书大全》的札记,作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后收入《船山遗书》,1975年中华书局点校出版单行本。在伦理思想方面,坚持气一元论,反对宋儒分性为天命、气质之说,而提出“性即理”,理者“气之理也”(卷10)。主张理“游行于气中”,“性在气质中”(《论语·阳货》)。在理欲关系上,反对将二者对立起来,“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相为对垒。理至处,欲无非理。”(《论语·宪问》)认为二者相互依存,理存在于欲中,“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孟子·梁惠王下》)理为欲本身的规定,是欲合乎道德的“度”的标准。并在此意义上指出,理即是欲,欲即是理,“圣人有欲,其欲即天之理,天无欲,其理即人之欲。学者有理有欲,理尽则合人之欲,欲推即合天之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论语·里仁》)亦认为理欲之区别“只争公私诚伪”,即一己之欲望为人之私欲,人类之共同需要为公共之天理。“夫在物者天理,在己者私欲也。”(《论语·雍也》)要求人们于“人欲中择天理,天理中辨人欲”(《孟子·离娄下》),在满足欲望方面,提出“夫思利害而不悖乎理也,即仁义也。仁义未尝不利也。”(卷10)公倡社会“于天理人情上挈着个均平方正之矩”,“以整齐”民众之“好恶而平施之”(卷1)。在道德修养上,强调行为主体的自觉性,“君不能以礼使我而我自忠,则君不备臣而我备君;父不欲以慈养我而我自孝,则父不备子而我备父”(《孟子·尽心上》)。指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正心”,即培养坚定的道德意志。“正者防其邪”,“正其心者,存养有本”(《论语·子罕》)。书中亦宣扬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夫三纲五常者,礼之体也;忠、质、文者,礼之用也”(《论语·为政》)。

读四书大全说

十卷。清王夫之(详见《四书考异》)撰。是书析理极精,认为《四书大全》所引朱子之说,有绝非出自朱子,而为门人所假托者;有的为朱子之说,而也不可从者;有意甚是,而说不详者。而诸儒之说,又互有是非,皆为剖辨,驳正引申。至于释氏狂谬,解姚江偏见,分别尤严,曲尽洞达,词畅而理无不显。该书有同治四年(1865)金陵遗书刊本。

读四书大全说

哲学著作。王夫之著,共10卷。为阅读《四书大全》的读书札记。《四书大全》为明永乐年间 (1403—1424) 胡广等以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为基础,汇聚程朱派诸学者对《四书》 的解释编成。王氏按其原有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批判宋明理学。针对程、朱“理能生气”、“理在气外”、“知先行后”、“存天理,灭人欲” 等论点,王氏指出: “理与气元(原)不可分作两截”,“气外更无孤立虚托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 “知行终始不相离”,“知行并进而有功”,“行必统知”; 天理寓于人欲,“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作者还结合自己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考察,抨击理学家三代以下 “人欲横流”的历史退化论。书中说: “三代以上与后世不同,大经大法皆未所备”,反映了作者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但该书在不少问题上仍未摆脱程朱理学的影响。收入《船山遗书》,1975年中华书局校点出版单行本。岳麓书社新版《船山全书》 编入第6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