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谭平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谭平山1886—1956

广东高明(今高鹤)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20年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农民部部长。参加过南昌起义。后脱离共产党。曾参加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监察委员会主任等职。

谭平山1886—1956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广东高明人。新文化运动时期参加发起“新潮社”,出版《新潮》杂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任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国民党第一、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组织部长。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同年11月受“左”倾盲动主义迫害被开除党籍。以后与邓演达等组织中华革命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历届国民党参政会参政员。1948年参与发起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席。从解放前夕起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委员、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谭平山文集》。谭平山在青年时期对伦理问题颇为关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伦理思想。主要文章有:《法理与伦理之本质区分论》、《“德漠克里西”之四面观》、《现代民治主义精神》、《国民道德教育改造论》、《消极的道德与消极的罪恶》等。他认为伦理与法理有本质区分,伦理是社会通行的道德习俗,法理则以国家法律为代表。以往伦理学所包括的本务论,实属法理学的范围,伦理学研究的应是德性论,即研究道德的性情,这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认为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中心有二:一是现在世界上无论何人,皆得充分享受经济的幸福及真正的自由;二是崇拜劳工神圣。现代的民治主义,以尊重各个人的自由意志为最重要的目的。然而,对于今日思想的大势来说,言多趋向于尊重个人的人格则可,言倾向于个人主义则不可,因为非但绝对的个人主义早已破产,即所谓的新个人主义亦不能舍弃社会而立。针对某些人“保存国粹”的鼓吹,指出我国自宋元以来民族道德日趋衰颓,对于那些只能够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的道德家来说,与其谓具备消极的道德,毋宁谓具备消极的罪恶。认为自新道德输入以来,旧道德渐失信仰的效力,而新道德尚未稳固,道德界陷入无政府的状态,须改造国民道德教育,使之适应时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