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子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贝子庙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10多座小殿和2000多间僧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在寺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 贝子庙位于市北部。建于清乾隆八年(1943)。原属清代贝子旗管辖,故名。汉名“崇善寺”。又因该庙一世活佛曾获“班智达”(聪明的布教者)称号,故又名“班智达葛根庙”。原有行政教务殿、活佛殿、哲学殿、医务殿、天文数学殿五大殿及十余座小殿、佛塔等2000余间。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最盛时喇嘛多达1200人。各殿有反映蒙族历史和生活的大量壁画。 贝子庙内蒙古地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寺庙。内蒙古西部四大名庙之一。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镇。始建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第一世活佛巴拉珠尔伦德布由西藏到内蒙古传教,十七岁到贝子旗,受到王爷巴拉吉尔道尔吉贝子的崇拜,乃为其建寺。乾隆八年(1743)扩建。后巴拉珠尔伦德布获“阿日雅·章隆·班迪德”称号,寺庙复有“阿日雅·章隆·班迪德庙”之称。有朝克沁、拉布仁、却日、朝克满巴、珠都巴、丁克尔等六座大殿,钟鼓楼,千佛寺,避暑阁,暖阁,天王庙,龙王庙等。庙殿多为中国传统的飞檐斗栱式建筑,供奉佛像上千尊。五世活佛之前,历代都扩建修缮,鸦片战争后日渐凋敝。1928—1929年间,*班禅九世曾住锡该庙,并主建时轮金刚法会。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