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败酱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败酱草herba patriniae

清热解毒药。出《神农本草经》。见《活兽慈舟》。又名鹿肠、泽败、野苦菜、苦斋、黄花龙牙、胭脂麻。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atr-nia villosa Juss.及其近缘植物等的带根全草(图1、2)。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断、晒干。主产四川、江西、福建等地。辛、苦,凉。入肝、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主治:❶肠黄下痢,与金银花、大黄、苦参、薏苡仁、桃仁等同用。
❷乳痈,与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同用。
❸产后瘀血腹痛,与赤芍药、牡丹、桃仁、泽兰等同用。
❹疮痈肿毒,单用或与野菊花、蒲公英、芙蓉叶等同用。此外,与大黄、麦冬、鱼腥草、夏枯草、龙胆草等配伍,可用于牛夏季保健(《活兽慈舟》)。牛、马60~120克;猪、羊15~30克。为末或煎汤灌服。黄花败酱根及根茎含齐墩果酸,常青藤皂甙元,败酱皂甙(pa-trinoside) C、D.C1、D1,黄花败酱皂甙(scabioside)A、B、C、D、E、F、G;根尚含生物碱、挥发油,油中含败酱烯、异败酱烯、异戊烯等。异戊烯是败酱陈腐之气的来源。白花败酱全草含挥发油、黑芥子(si-nigrin); 根及根茎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马钱甙(loganin)、番木鳖甙等。黄花败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在体外有抑制作用。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等作用。其挥发油有镇静作用。

图1 黄花败酱

图2 白花败酱

败酱草

别名苣荬菜、曲曲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茎叶互生。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黄色。瘦果长圆形。全疆山区均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活血、消痈排脓的功能。药用全草。主治急性阑尾炎、下肢溃疡、疮毒痈肿等病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