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质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质子zhizi核子的一种。质子是自旋为1/2、质量为1.672 648 5×10-24克、带正电(数值与电子电荷绝对值相同,为1.602 189 2×10-19库),磁矩为1.410617×10-26焦耳/特(J/T)的稳定粒子(寿命大于1032年)。质子半径约为0.8×10-15米。质子常用符号11P或11H表示。质子的反粒子叫做反质子,质子和反质子的质量相同,但带的电荷符号相反。质子和反质子相碰撞时可能会发生质子对“湮灭”而转变成其他的基本粒子。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把这种粒子放入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质子。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在云室中重做了上述实验。按理论分析如果产生的质子是α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的,那么,在云室里就会看到四条径迹即入射α和碰后α粒子的径迹,质子P的径迹和抛出质子后的核的反冲径迹。若a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一个复核,然后立即衰变放出一个质子,那么在云室中就只看到三条径迹,即入射α粒子、放出质子和反冲核的径迹。布拉凯特拍摄了两万多张云室照片,终于从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有八条产生了分叉,分叉的情况表明,应是α粒子打进氮核形成复核后放出的质子,其核反应方程是147N+42He→(189Fx)→178O+11H,F右上角的星号表示它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在云室照片中分叉后细而长的是质子的径迹,短而粗的是反冲核的径迹。后来人们用同样的方法证明了各种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因此说明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质子核子的一种,常用符号P表示。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带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 质子物理概念。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氢原子核。常用符号p代表。带正电,电量等于1.602×10-19C,与绕原子核运动着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符号相反。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57倍。mp=1.6726231×10-27kg=1.007276470u。半径10-15m。元素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就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