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贯云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贯云石1286—1324元维吾尔族作家。本名小云石海涯,字浮岑,号酸斋,祖籍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大德末袭父爵,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让官职与其弟忽都海涯。至大元年北上,从翰林学士姚燧学。皇庆二年,特拜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生平著述甚丰,主要成就是散曲,兼善诗文、书法、音乐。保留至今的作品有散曲小令88首,套数10首。原有诗文集,已散佚,现存诗约50首,词2首,文7篇,《孝经直解》1卷。散曲内容大多描写男女恋情,妇女闺怨,感情真挚,格调健康。他的诗数量虽不如散曲多,但有一定影响,如《筚篥乐》、《芦花被》等诗为时人传诵。在音乐方面,他较早创作过南北合套的作品,并亲自教唱,对明初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他的书法作品亦自成一家,极为时人所重。他是一个有多方面才具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杨镰的《贯云石评传》,1986年出版了胥惠民、张玉声、杨镰的《贯云石作品辑注》。 贯云石1286—1324Guan Yunshi元代散曲作家。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出身维吾尔族贵胄。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后辞官,隐居杭州一带。 贯云石公元1286—1324年元朝著名散曲家,又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为名将阿里海涯之孙,贯只哥之子,后以父亲之名的第一个字“贯”为姓氏。少年时继承家风,精武艺、善骑射。后来折节读书,略通经史,善于作文。承袭其父官爵,始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让位于其弟,家居数年。元仁宗即位,被任为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因嫌官事繁琐,称病辞职,返回江南,变姓名,改衣服,卖药于钱塘市中,以诗酒自娱。擅长散曲,草书隶书都写得很好,著有文集若干卷、《直解孝经》一卷、《酸斋诗集》等。 贯云石1286—1324元朝畏兀儿人,号“芦花道人”。袭父爵,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升任翰林侍读学士。善书工诗,尤精散曲。著有《贯酸斋诗集》等。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文学家、戏曲音乐家。畏兀儿人。字酸斋、浮岑及芦花道人。原名小云石海涯(《元史》)。元大军事家阿里海涯之孙;因父名贯只哥,便以贯为姓(《新元史》)。曾任元朝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著有《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简称《孝经直解》或《成斋孝经说》)。后退居杭州,从散文大家姚燧学习,能诗文,更擅长散曲,作品大都风格豪放,亦有偏于清丽者。当时与徐再思(字甜斋)齐名,世称“酸甜乐府”。所创曲调,演为戏曲声腔,后传给浙江澉浦杨梓,发展为“海盐腔”。到明代,同弋阳腔、余姚腔,合称南曲三派。多才多艺,长于书法,且能行医卖药。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文学家。原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贯只哥,故以贯为姓;号酸斋、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师事姚燧,精通汉文。曾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后归隐江南。散曲与徐再思(号甜斋)齐名,近人辑其二家之作为《酸甜乐府》,今存套数8套、小令79首。另有诗文集《酸斋集》。其散曲多写个人安逸生活及男女情事,风格偏于豪放爽朗,如《正宫·小梁州 (秋)》等。又善于学习 “俗谣俚曲”,使描写儿女风情之作呈现出活泼天然的民歌风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