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费马原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费马原理feima yuanli光沿着光程为极值的路径传播的原理。又称极端光程律。是法国数学家费马于1657年提出的。设某空间介质的折射率连续变化,则光由A点到B点的总光程为L=∫BAnds。根据费马原理,其数学表达式为L=∫BAnds=极值(极大值、极小值或恒定值)。如图1示。 图1 从最短光程可导出光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这三个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如图2示,当反射镜面是旋转椭球面,而光源置于一焦点上,则不论光的入射点在A1或A2……,反射光线总是通过另一焦点。这是光程恒定的例子。如果反射镜面内切于一椭球面上的A1点,那么,只有光经PA1反射才通过另一焦点P′,这时有最大光程。费马原理的基本思路,启发英培督在1744年提出质点运动的最小作用量原理,进而启发L.V.德布罗意发展了物质波的理论。 图2 光程相等 图2 光程极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