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赖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赖尔1797—1875Laie,Charles Lyell一译莱伊尔,英国卓越地质学家。19岁入牛津大学学习古典著作和数学,还在伦敦学过法律,当初他是一个业余地质学家,利用假期在英国和欧洲进行地质考察。1828~1833年间,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等考察后,写出著名的《地质学原理》4卷,后经不断修订、再版,至其逝世时共印刷12版。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于同治十二年(1873)把是书译为《地质浅释》,引入中国。赖尔的最大贡献是把现实主义原理应用于地质学中,认为所有地质现象都可以做出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解释,地球表面所有特征都是由难以察觉到的、作用时间较长的自然过程形成的,而无需象当时的习惯那样借助于圣经或“灾变论”进行解释。他认为 “现在就是了解过去的钥匙”。他的这种理论称为“均变论”或 “渐变论”,为古生物进化和应用 “以今证古”的方法认识地球奠定了基础。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大量引用了 《地质学原理》 中的例证。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说:“只是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因此,他的理论确曾起过进步的作用,但他认为任何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总是相同的、缓慢的、不变的、重复的,则不完全符合客观事实。当前对“灾变论”倾向于需要重新认识和给以新的涵义。 赖尔1900—1976Gilbert Ryle英国哲学家,英国日常语言学派即牛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断言正确地使用日常语言,以清除误解为哲学的根本任务。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病根在于混淆了范畴。例如有些人由于把表述人的内心心理的“假设陈述”误认为“范畴陈述”(表述经验事实的陈述),把有关喜怒哀乐、虚荣性等便看作与自然事物一样的实在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就是这种混淆的典型。主张进行语言分析是哲学唯一和全部职能,否认讨论物质和意识等关系问题的意义。主要著作有《心的概念》、《哲学中的革命》、《论思想》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