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起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起诉qisu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案件进行审判的诉讼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其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经济赔偿;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运用审判程序解决民事权益纠纷。在我国,刑事案件的起诉,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只有对告诉才处理和其他不需要进行侦察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诉。关于民事纠纷的起诉,公民个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均可作为原告人提起民事诉讼。按照法律规定,起诉必须指明被告人及所起诉的事由,并提出必要的证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起诉原告或检察机关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诉讼行为。在我国,刑事案件除自诉案件可由自诉人起诉外,需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民事案件由原告提起诉讼。原告提起民事诉讼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3.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俗称“告状”。即提起诉讼,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诉讼行为。提起刑事诉讼及附带民事诉讼,是为了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及有关赔偿责任问题; 提起民事诉讼,是为了解决民事权益纠纷。按照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刑事诉讼的提起主要是人民检察院以公诉方式进行,只有对告诉才处理的及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诉。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提起,人民检察院、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被侵害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民事诉讼的提起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起诉的基本要求是: (1) 原告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 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3) 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刑事诉讼中,指对被告人有追诉权的国家机关、个人或团体,依照刑事法律规定提请有管辖权的审判机关对被告人定罪处刑的诉讼行为。是刑事诉讼的一个法定诉讼阶段或程序。被告人只有被起诉了法院,才能受到实体审判,并可能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对刑事案件的起诉,世界上有两种方式:其一,提起公诉;其二提起自诉。有的国家只采前者,有的国家二者均采。例如日本、法国、韩国、美国等国家对刑事案件的起诉,只采提起公诉方式。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兼采上述两种起诉方式。我国属于后一种类型。此种国家,法律规定了每种起诉方式适用的案件范围。通常适用提起公诉方式起诉的刑事犯罪种类,大大超过以自诉方式起诉的刑事犯罪。以提起公诉方式起诉的,通常由检察机关承担。以自诉方式起诉的,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或其他法定人员提起。在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依法直接受理的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有权对被告人起诉。属于法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被害人除自己、法定代理人可以告诉外,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