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越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越州唐代与元代设置的两个不同地域的行政区。《旧唐书·地理志三》:“越州:中都督府。隋,会稽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李子通,置越州总管,管越、嵊、姚、鄞、浙、纲、衢(qu)、谷、丽、严、婺(wu)11州。越州领会稽、诸暨、山阴3县。七年,改总管为都督,督越、婺、鄞、嵊、丽5州。越州领会稽、诸暨、山阴、馀姚4县。八年,废鄞州为鄮(mao)县,嵊州为剡县,来属。丽州为永康,属婺州。省山阴县。督越、婺2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更督越、婺、泉、建、台、括6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越州为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越州。旧领县5,户25890,口124010。天宝领县7(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萧山、上虞),户90279,口529589。在京师东南3720里,至东都2870里。”《元史·地理志四》:“越州:在路之南,其川名鲁望,普魔部蛮世居之。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内附。六年,立千户,隶末迷万户。至元十一年(公元1275年)改越州,隶曲靖路。” 越州渤海建置。怀远府所辖九州之一。州治故址无考。领县不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