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跳竹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49 跳竹竿即跳柴。见27248条。 跳竹竿“跳竹竿”是黎族人民特有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逢年过节,黎族都要进行“跳竹竿”表演。“跳竹竿”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参加表演的多是青年男女,一般是12人或16人,由8名男女摆竿,4名或8名男女跳竿。在村寨的空地上,两端各摆着几根长竹子,这几根长竹上再搁着8根平行的竹竿,由4名男女站在长竹子的一侧,双手各握一根竹竿的一端; 另4名男女站在长竹的另一侧,双手各握竹竿的另一端,8人双膝跪地。 跳竹竿亦称“竹竿舞”。黎族、京族民间传统文体活动。流行于海南、广西防城等地。多在喜庆节日或空闲之时举行。活动方式:将两条粗木或粗竹竿相距3米左右并排放于地上,上面再平行放置8条细竹竿,每2条为一对,每对间隔60厘米左右。选出8人蹲在竹竿的两头为操竿者,每手一根,对面相向。活动开始,操竿者随着鼓乐的节拍,有节奏地分合竹竿同时敲出“的的打打啪啪”的响声,其余的男女青年巧妙地跳跃其间、或用单脚,或用双脚,做出各种旋转及舞蹈动作,但不能让竹竿碰着脚。无论操竿者还是跳竿者,动作都必须协调一致、互相照顾。此活动活泼欢快,妙趣横生,又能锻炼人的腿功和平衡能力,因此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跳竹竿黎族传统的文体活动。青年男女常在节假日集会时举行。活动时,在村寨林间空地上平放八根竹竿, 竹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竹竿两头由四对跪地青年男女每人两手持竹竿顶端, 随鼓乐的节奏将竹竿一开一合, 其余的青年男女以优美的舞姿机敏灵巧地跳跃其间。竹竿可根据人数多少有所增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