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迎神赛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迎神赛会

时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
地点: 台北大龙山
内容:演戏酬神、祭拜、扎火狮。

迎神赛会

用仪仗、鼓乐、歌舞、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的旧俗。亦称庙会。是以民间乐舞、杂戏和祭祀神佛相结合的酬神、娱人的组织与活动。此民俗风习源于古代,周代《周礼》中就有“凡国祈年于田祖,歙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的记载。佛教传入以后,此种祭田祖(土地神)风习,逐渐演化为抬着神像出巡的行像活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迁都洛阳后,每年佛祖诞辰日(农历四月初八)都要举行行像大会。大会前一日,洛阳各寺佛像一千余躯,皆集中到景明寺。行像时,倾城皆出,宝盖幡幢,各种仪仗如林,乐舞百戏,惊天动地,人群拥挤,车马堵塞。后来的迎神赛会即是此习的继承与发展。迎神赛会(庙会)以所在寺庙祭祀之神的诞辰为期,一般进行半月左右。迎神赛会的活动形式各地大同小异,都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形式,民间歌舞表演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多称做某某会,是一固定的组织,各地的主要组织人称会首,多由官吏及城乡著名士绅出任,具体组织工作以及筹集资金等事务,则由各地商会、同乡会馆等团体出面办理。凡有百年以上历史称为圣会或老会,凡曾进皇宫表演或受过皇封的表演组织,称为皇会。自清初始,直至建国前,颇有名气的营口耀州山娘娘庙的迎神赛会组织有五大盘会之称,迎神赛会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在举行期间,寺庙附近自然形成贸易市集,对交流城乡物资,满足人民需要有积极作用。群众既能迎神拜佛,又可买到各种所需商品,还能观赏、娱乐,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经济交流的盛会,这是迎神赛会能够延续很久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迎神赛会活动已逐渐绝迹,但在消除了封建迷信色彩之后,庙会却作为一种风俗性的群众娱乐活动形式,以及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贸易市集形式之一,得以保存下来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