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远交近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远交近攻

成语。结交与自身距离很远的国家而去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期秦国用以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策略。《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远交近攻

战国时秦相范睢 (?—前255)提出的消灭敌国势力,扩大本国领土的兼并策略。范睢原为魏国人,后化名张禄,入秦游说秦昭王,向昭王分析了秦面临的内外形势,抨击了秦越过韩、魏而攻击势力强大的齐国的作法,提出了 “远交而近攻”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的策略。范睢认为,韩、魏地处中原,为 “天下之枢”,秦首先应当掌握这一天下门户,以此制约楚、赵。楚国强盛时便支持赵国,赵国强大时就扶持楚国。楚、赵都服从秦国,齐国就会因恐惧而 “卑辞重币以事秦”。这时,远交近攻的条件成熟,秦国就可以征服韩、魏了。范睢认为,采取这种暂时联合齐国等与秦距离较远的国家,首先进攻邻进国家的策略,“得寸得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能够牢固占有取得的领土。范睢还举例说,当年齐湣王千里越境攻楚,虽然破国杀将、辟地千里,但齐“尺寸之地无得”,反而引起诸侯兴兵伐齐,国内大乱,做了一件“借贼兵而济盗粮” 的傻事。而赵国武灵王独吞了与之相邻的中山国,功成、名立、利附,正是由于采取了 “近攻” 的策略。范睢进而提出首先伐魏,并谋划了进攻韩国的具体方略。秦昭王采纳了范睢的建议,实施了一系列 “远交近攻” 的军事行动,像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长平之战。前266年,秦昭王任用范睢为相,又进行了内政改革,使秦国的势力大为增强。到秦昭王末年,秦灭六国的战争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