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造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06 造船船舶的设计与建造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历史上中国建造的帆船,以种类多、设计先进、构造坚固、载重量大而闻名。“中国帆船”作为专门名词被载于英、法、葡、荷、德、意等国的辞书中。公元3世纪,晋代王浚所造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14世纪初,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其“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折合长度为138.084米,已和现代万吨大轮相仿,“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载重量在1500吨以上,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在设计上使用“侧舷弯曲、横梁宽大的角楼式原则”,用以加宽甲板,多置舱位,而欧洲到1892年才加以运用,比我国晚数百年。船尾舵、橹、水密舱、双层底、人力轮船是中国人发明的。明代《天工开物》所载,中国船舶种类“古名千百,今名亦千百,或以形名,或以量名,或以质名”。能适应特殊的条件和不同的环境。因此欧人邓耐利说,中国船舶设计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船舶图样”。中国古代造船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曾达千余年之久,直到近百余年始处于低谷状态。近四十年来,在世界造船业处于萧条之际,中国现代造船业又蓬勃发展起来,历年造船2090万吨。目前全国有钢质船厂523个,船台123座,其中万吨级以上的14座,能建造10万吨级、修理7万吨级以下的各种船舶。已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船舶公司、工厂建立了业务联系,历年出口国产船舶25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被公认为是优质船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