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德两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道德两难daode liangnan一种进退两难的道德判断。如果按某一道德准则去判断,势必会违背另一项道德原则,不能只用“对”或“不对”两种回答作结论,只能通过对矛盾情境的解释来进行选择。道德两难法作为一种道德推论的方法,是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尔伯格曾设计了19个道德两难小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这些故事内容主要的特征是:要想帮助一个十分需要帮助的人,必须打破法律的禁忌才能办得到。选择只有一个:或者违犯法律,去帮助这个人;或者不违犯法律,也就是不能给予帮助。科尔伯格并不关心对这些两难推理回答“是”或“否”,而是儿童回答问题时如何推理,他们作出选择的理由,据此将各种反应划分阶段,这就是科尔伯格所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级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理论(参见“道德发展”)。科尔伯格是第一个通过设计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道德发展的人,同时他还倡导在道德教育中应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通过对矛盾情境的选择去接触“略微超过其发展水平的社会问题”,激发他们去发现更高的道德准则,促进其道德水平的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