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遗传决定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遗传决定论yichuan juedinglun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素质所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个性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复演说创始人G.S.霍尔曾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就是遗传决定论者的典型观点。另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的先天理念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等等都属于遗传决定论。我们认为,先天和后天、遗传和环境(教育)的问题不是用简单、静态的概括所能分析解决的。对于儿童发展这一动态、复杂的系统过程,单靠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在二维空间的排列组合是难以解释清楚的。柏拉图、笛卡尔以及格塞尔等人,试图仅以先天遗传或生理成熟因素来解释儿童发展的内部机制,把环境和遗传当作两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在二者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分选择”(dichotomous preference)。这种做法和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遗传决定论yichuan yuedinglun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西方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之一。遗传决定论者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的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也只能促进或延缓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遗传决定论Yichuan juedinglun关于人的发展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人的发展只是先天素质的增长和量变,而社会条件如教育等只被看作是次要的外部条件。最早的观点可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思想中,他认为人在社会中的命运是自然命定的。16世纪出现的“预成论”,也认为人的将来发展完全取决于性细胞中预先形成的情况,人的发展仅是遗传属性量的增加。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发表《遗传与天才》一书,首次提出了天才是遗传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决定,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能起时间上或早或迟实现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们。本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的发展和行为是由生物因素预定的,人的个性、意识和智力同人的解剖生理特征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人不过是“遗传因子的搜集和收藏所”。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遗传决定论强调生物因素,先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又称为生物决定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