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堂读书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郑堂读书记

提要目录。七十一卷,补逸三十卷。清周中孚撰。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号郑堂。湖州府乌程(今浙江省吴兴)人。嘉庆元年选为贡生,嘉庆中入杭州诂经精舍研习经史,并参加修纂《经籍纂诂》。后屡应乡试不中,便无仕进之意。他博览群书,考诸史艺文、经籍志,并将所读之书一一撰写提要。仕至奉化县教谕。他的著作有《子书考》、《郑堂札记》、《孝经集解》、《逸周书补正》、《顾职方年谱》、《金石识小录》等。
《郑堂读书记》与一般目录书不同,它是一部将读书笔记积累编撰而成的目录书,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收书范围,既收《四库提要》已收的书,也收《四库提要》未收的书,共著录典籍四千七百六十二种。在分类方面,大致仿《四库提要》的分类方法,分四部四十一子类。其中经部十类,史部十六类,子部十四类,集部一类。在具体分类上,刘承干曾指出,该书“经部首《孝经》,次《五经》,继而三《礼》,而《乐》,而《诗》、《书》、《春秋》,而不及《易》。小学部只音均(韵——编者注)而无它二家。经列《乐书》,子列天算,而杂家中复有《乐书》及《乐律全书》”(《郑堂读书记·跋》)。该书较高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其提要的考辨精核。作为长期读书、研究心得的积累,该书对所收的每一种书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都予以详细考辨、精当的评论。例如,对王引之的《经义述闻》,是这样评论的:“然其为书,有《九经》古义之精核而更加详明,有《经义杂记》之详明而更加精核。当与《潜研堂文集》、《答问》数卷方轨并驾,未知其孰先孰后矣。”(《郑堂读书记》卷二)该书的许多评论可以作为读书的门径、学术研究的参考。此外,对图书中史实的出入、文辞的优劣等等都予以辨析,为后学者留下了许多可资参考的材料。这种提要的编写在清代是难能可贵的。藏书家刘承干指出,清代不少目录学家,“其所龈龈者,年代先后、版式高卑、行字宽狭疏密,考之极其精,辨之极其确,而于书中之精义秘文,与得失利病,则漫不訾省,以是翘然自鸣曰目录家”(《郑堂读书记·跋》)。而《郑堂读书记》却能注重考辨图书内容,这正是该书自问世以后一直受学人重视的原因所在。
由于《郑堂读书记》对图书考辨精核,加上它比《四库提要》晚出约五十年,收录了很多《四库提要》未收的图书,因而“一定程度上起了《四库全书总目》续编的作用”(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书局1991年版)。
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1940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本。

郑堂读书记附补逸

(清)郑中孚撰。71卷,补遗30卷。作者曾为上海李筠嘉编《慈云鼓楼藏书志》,书成后别录成此书。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体例,分经、史、子、集四部,正、补共收书4000余种。每书著录提要,包括作者名号、爵里、内容、版本,并略加评语。有《四库全书》续编之誉。有商务印书馆1959年铅印本,32开,3册。共2144页。

郑堂读书记

七十一卷。清周中孚撰。周中孚(1767—1831),字信之,别号郑堂,浙江乌程 (今吴兴)人。少即好学,遍求诸史艺文志,致力目录校勘,尤重汉唐存佚考证。嘉庆元年(1796)被选为贡生,后屡试不第。客居上海时为李筠嘉编《慈云楼藏书考》,书成别录副本,即是此记,系分类搜辑所阅诸书的解题目录。类目设置仿照《四库》,卷一至十四经部、卷十五至三十五史部、卷三十六至六十九子部、卷七十、七十一集部。每书下注明版本,记作者名号,撰写提要,间作评论,对所考古籍真伪多有发现,有《四库全书总目》续编之誉。商务印书馆重印时,从《慈云楼藏书志》残本辑出佚文三十卷为补遗,收录四千余种。有民国十年(1921)刘氏嘉业堂刊《吴兴丛书》本、万有文库(第二辑)本、《国学基本丛书》(第二辑)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