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酒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47 酒狂

琴曲。始见于《神奇秘谱》。曲前解题称:阮籍因“叹道之不行”,“托兴于酗酒”而作。曲中旋律跌宕错落,多用大跳音程,刻画借酒佯狂、步履踉跄的醉汉形象。

《酒狂》琴曲

中国古曲。曲谱初见于 《神奇秘谱》。
在曹魏末期,晋司马氏的恐怖统治下,残酷无情的政治倾轧和随之而来的家毁人亡,时时威胁着一些不甘随波逐流,不愿为虎作伥的人们。一些士大夫为免遭杀戮,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借酒佯狂,以洁身自保,并示不满。阮籍叹: “道之不行,与时不合。”只好“托兴于酒”,借以来掩饰自己,以免遭到当局的寻衅迫害,阮籍、刘伶等 “竹林七贤” 亦是当时的代表人物。此曲通过醉酒的神态,抒发内心烦闷不安的情绪,《酒狂》反映的正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士大夫阶层的精神状态。
现流传的《酒狂》曲是由古琴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谱》为蓝本,并参照《西麓堂琴统》整理打谱的。

《酒狂》

古代琴曲。据说,为魏晋文学家、音乐家阮籍(210~263,字嗣宗,今河南开封人)所作。载于《神奇秘谱》 、《风宣玄品》 、《重修真传》 等多种琴谱中。《神奇秘谱》解题说:“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酗酒,以乐终身之志” ,“岂真嗜于酒邪,有道存焉” 。今人姚丙炎把此曲打谱为三拍子,并在弱拍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刻画出醉酒者迷离朦胧,步履蹒跚的神态。乐曲表现手法简练,思想内容深刻,具有强烈的反抗、不满情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