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重农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重农说

亦称“崇本说”。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救荒政策思想之一。主张以农为本。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解决灾荒的根本办法。重农思想,殷商时已见其萌芽。卜辞中载有王观藉、省黍、省农事等。周代重农之政,在《尚书》、《诗经》、《国语》、《礼记》等书中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战国时,重农说为李悝、商鞅、管仲等大力提倡。《管子·治国篇》:“夫富国多粟,生于农。兴利者,利农事也。除害者,禁害农事也。”“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夫害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性一日不再食则饥,岁终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汉书·食货志》)南朝梁刘勰说:“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义。”“有九年之储,可以备非常之灾厄也。”“谷之所以不积者,在于游食者多,而农人少,故欤。”(《新论·贵农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