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山岭长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金山岭长城

建造在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乡境内的大、小金山岭上,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长达50余里,是现存明代长城中建筑结构最复杂的一段。改建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由戚继光、谭伦等主持修建。在这段长城上,分布着158座敌楼和战台,一般间距为50—100米,几乎每个深沟峡谷和险要山头都建敌楼和战台。这些敌楼和战台因地制宜,设计形式多样,从结构上看,有砖木质的、砖石质的;外形上有穹窿顶、四角鑽尖顶、船篷顶、平顶、方形、圆形、扁形、开两扇窗的、三扇窗的、多扇窗的;内部布局有单层、双层、三层、十字形、井字形、回字形等。其中最为精巧别致的是大、小金山楼,装饰最优美独特的是华楼。前者为磨砖对缝仿木结构建筑,楼上设铺房(供站岗、放哨及士兵休息之所),柱、梁、椽皆为磨砖制成,是我国长城上至今保存完好的少数铺房设施之一。后者以花岗岩、大理石制作的窗框上,雕满花纹图案,别具一格,在长城敌楼中罕见。此外,这段长城上修建的多眼了望楼和库房楼等,亦为其它地段少见。这些楼台高低错落地密布于金山岭长城上,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金山岭长城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建筑质量,都具有独到之处,堪称明代长城的精华。1988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岭长城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位于滦平县和北京密云交界之处的金山岭长城是巍巍长城中最壮美的一段。
金山岭长城西起龙峪口,东北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大小关隘5处,更有千姿百态的敌楼67座,烽火台2座。群山之巅的座座敌楼,有方、有圆、有扁,船篷顶、八角钻天顶及拐角楼,形态各异,异彩纷呈,造型精美的金山楼,令人叹为观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障墙”,镶嵌在城墙之内清晰可见的“文字砖”,及山坡上的一排排的“挡马石”更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
金山岭长城蜿蜒曲折,视野开阔,敌楼密集,雄伟壮观。长城内外高山峻岭,林海茫茫,春夏秋冬四季适宜徒步旅游和登临。它与另一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坝上皇家狩猎场同在一市境内,皆在同一旅游线上,已成为河北省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驻京办事处:北京市东城宝钞胡同9号1号写字楼303室
电话:86-10-84024628 传真:86-10-84024627

金山岭长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位于巴克什营乡花楼沟一带的大小金山岭上,故名。金山岭长城为古北口路所辖长城的一部分,东起望京楼,西迄龙峪口,城墙全长10.5公里,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是现存长城中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段,被誉为“第二八达岭”。明初徐达督建,弘治、正德年间多次修葺,明隆庆元年(1567)戚继光镇守北疆时重新改建。城墙以巨大条石为基础,用砖包砌,每块砖重达12公斤。随山岭形势而筑,地势平缓处墙高5—8米,底宽6米,顶宽5—6米;陡坡处则利用山势将外侧山坡铲削。顶部外侧筑垛墙,垛墙上部设垛口,下设擂石孔,或加筑炮台;内侧筑女墙,设望孔和射孔。金山岭长城沿线设大小关隘5处,城墙制高点上筑有敌楼战台67座,通向敌楼高坡地段建有一排排开设望孔、高约2.5米的障墙,以保卫敌楼。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构筑最为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楼台分木、砖两种结构,形式各异,楼墩有方形、圆形和扁形,楼顶有平顶、船篷顶、四角形、穹窿形和八角钻天形。在沙岭口、砖垛口之间的险要山峰上,立有库房楼一座,上下二层,下层有纵横6条拱道,上层为瞭望之所,楼后不远处,是存放兵器粮草的库房,长城其他地段极为少见。望京楼建于最高峰上,登楼可远眺北京密云水库。金山岭长城一带山势雄峻,重峦叠嶂,林海莽莽,风光壮美。西有古北口,为长城重要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