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针灸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63 针灸学

中国医学中一重要的专门学科。起源于中国原始时代的氏族公社时期,距今10余万年。针法的原始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使用尖状器、刮削器之类的石器刺破痈疡,排出脓血,使病痛缓解。新石器时代,先民掌握了磨制精巧石针技术,针法进一步发展。灸法起源于我国北部先民。他们常烤火取暖。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易患寒性腹痛、胀满等症,用热疗常可缓解病情。先民们敲石取火,常用艾绒引火,逐步发展为艾灸疗法。公元前21世纪出现了青铜医针。至战国时代铁器开始应用,金属医针已有九种不同的形态和用途,称为“九针”,包括针刺和外科手术、按摩等工具。明代针灸学发展迅速,对前代文献进行广泛搜集整理,出现《针灸大成》等内容丰富、系统的著作,针刺手术发展到20余种,灸法从用艾炷的烧灼发展到艾卷温热灸法,后发展为艾卷中加进药物,辨证施灸。对历代不属于经穴的针刺点,进行整理,产生“奇穴”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针灸学,1945年延安白求恩和平医院开设针灸门诊。建国后,1951年成立针灸疗法实验所,1955年该所成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认真发掘继承针灸学术遗产,并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现代化的实验检验方法进行研究。50年代出版多种图书阐述针灸学术体系,60年代广泛开展针刺麻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70年代以后开展痛觉生理学、生物化学、医用电子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中国的针灸学很早即传至国外,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和应用,数十个国家设专门机构研究,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1987年11月在北京成立。中国针灸学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学

针灸学

中医学分支学科,以中医理论及方法研究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学科。成都中医药大学该专业1981年全国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有针灸治病原理、时间针灸、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内进行时间针灸研究的创始单位,现仍为国内唯一开展时间形态学研究的单位。针灸治疗痛症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招收外国留学生。子午流注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术带头人杨介宾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全国名老中医; 学术带头人宋开源为中国时间生物学、时间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四川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主编全国高等医药教育规划教材 《腧穴学》、《实验针灸学实验指导》,出版著作19部,1992年以来获省、部级奖7项。

针灸学
主要责任者: 石学敏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1423 千字
页码: 1-780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R245
语种:中
定价:80.00
出版时间:2004-0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之一,共收录751条词条。
被引频次:287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