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钟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钟嵘约468—518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齐武帝时为国子生,颇受王俭赏识,举本州秀才。建武初(494年)任南康王侍郎,后为抚军参军,继为安国县令。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衡阳王萧元简出守会稽,引为宁朔记室,专掌文翰。天监十七年 (518年),晋安王萧纲为西中郎将,召嵘为记室,不久,卒于官。钟嵘著有《诗品》三卷,作于梁天监十二年 (513年) 之后。《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评诗专著,只评论五言诗。它对自汉魏至梁代一百二十二位诗人,从溯流别、定品等两个方面进行评述,把这些作家的风格流派分别归于《诗经》和《楚辞》两大源头,并把这些作家分为上、中、下三品,各自加以简括的评述。这种品评方法虽嫌过于简单,对一些诗人的高下等第品的不够恰当,但总的说是应该肯定的。更重要的是钟嵘《诗品》针对当时的不良诗风,提出了著名的“滋味说”等一些精辟的见解,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钟嵘?—约518

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齐时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官晋安王记室。著《诗品》三卷,品评汉至梁100余诗人,论其优劣,分上中下3品,提倡“建安风力”,反对玄言诗、声病说。参见“诗品”。参见“美学”中的“钟嵘”。


钟嵘

以“真美”作为诗歌艺术的审美理想,认为现实是艺术的本源。提出艺术应有“味”。“滋味”是美感的内容,“动心”是美感的特征。认为诗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巨大的美感力量以及由此而发挥的巨大社会作用。参见“文学”中的“钟嵘”。

钟嵘?——518

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齐时,官司徒行参军。入梁,任衡阳王记室、晋安王记室等职。曾上书言事,抨击官场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的恶行。有感于当时形式主义诗风泛滥,创作《诗品》,钟嵘的文章写得自然而有特色,本传中尚存残篇《上齐明帝谏亲细务》和《上言军官》。

钟嵘约468~约518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齐时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和衡阳王、晋安王记室。著有《诗品》三卷,亦称《诗评》。成书于梁天监十二年(513年)之后,是中国第一部评诗专著。评论汉魏至齐梁120多位五言诗的作者及其作品,从溯流别、定品等两个方面评述,将作家风格流派分别归于《诗经》和《楚辞》两大源头,又分上中下三品。评论中阐述诗的性质与社会功能,对后世文学理论影响深远,《诗品》成为历代诗话之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