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主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主敬宋儒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敬”指“持己之道”、自我克制的能力。程颐指出:“涵养在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认为“涵养久之,天理自然明”。实即把专心于一事而不涣散,不为外物所吸引的自我克制作为基本的道德修养方式。南宋朱熹更加强调:“敬只是在此心自做主宰处。”并且认为:“若主敬致知,交相为助,则自无此蔽矣。”从而把程颐所主张的涵养与进学两种方法统一起来。 主敬北宋理学家二程(颢、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修己以敬”(《论语·宪问》);《周易·文言》中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所谓“敬”,指内心方面的严肃、慎重、谨慎的意思。二程据此发挥为一种内心涵养的功夫。程颐不同意周敦颐关于“主静”的说法,因为“说静,便入于释氏之说”(《遗书》卷18),不能与佛教的“禅坐入定”划清界限。他主张“不用静字,只用敬字”(同上),以“主敬”来代替“主静”。“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遗书》卷15)其含义是:集中注意力,使心不受外物的诱惑,去掉私欲,专一而不涣散,严格遵守伦理道德。朱熹很重视二程关于“主敬”的修养方法,强调“居敬”、“持敬”。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朱子语类》卷12),“敬之一字,万善根本”(《文集·答潘恭叔》),把“居敬穷理”作为他道德修养论的总原则。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