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锡伯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锡伯语

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霍城、巩留、塔城、伊宁、乌鲁木齐等县市。与同语支满语很接近。锡伯语的发展和形成具有漫长的历史。据研究公认,锡伯族源自鲜卑,因此,其先祖使用过鲜卑语。在目前锡伯语中,仍保留着不少鲜卑语词汇。如:“鲜卑”(祥、瑞、好)、“郭洛”(兽)、“阿干”(兄)、“莫贺”(祖父)、“素和”(淡白)、“真”(官、主)、“比德真”(文书官)、“鬼”(水)、“拔”(地)等。北魏亡,多数鲜卑融合于汉等族之中,但锡伯族作为其遗民仍使用鲜卑语。公元12世纪辽亡金兴,不少女真居民移居锡伯族居处之嫩江流域,锡伯族开始接触女真文化。目前,锡伯语很多词汇与女真语词汇同。金亡元兴,锡伯族开始了四百余年被蒙古族辖制的历史。据史籍载,在此期间,锡伯族接受了蒙古语文,但未遗弃自己的语言(疑为鲜卑语与女真语结合而形成的语言)。故明末清初的史籍多载锡伯语与满语同或相近。清康熙间,锡伯族摆脱科尔沁蒙古统治,编入满洲八旗,逐渐接受满语满文。但清初,有些人仍使用“非清非蒙”的语言(见《侍卫琐言补》6—7页)。到清末,满族遗弃满语满文,而西迁新疆的锡伯族仍使用满语满文,并在此基础上独立发展成现代锡伯语。
锡伯语单元音有8个,复元音有12个。元音长短不分,并有和谐现象,但不严整。单纯辅音有29个,腭化辅音有5个,唇化辅音有11个。词的重音一般落在末尾音节。附加后缀是构词的主要手段。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宾语居中,谓语在后。虚词丰富,后置词使用频繁。体词有数、格的语法范畴;名词有第三人称反身领属后缀;动词有时、态、体、式等语法范畴,有形动词、副动词等形式。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语借词。

锡伯语

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锡伯族人口3.46万(2000年)。集中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在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及巩留、霍城县也有少量的锡伯族人。锡伯语原为满语的一个地方方言,18世纪中叶部分锡伯人从东北迁至新疆,进驻伊犁河南岸的察布查尔以后,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语言。锡伯语有8个元音,18个复元音,29个辅音。有元音弱化和前化现象。有元音和谐律。名词有数、领属性人称、格的语法范畴,动词有态、体、式、时等语法范畴。语序是主语在谓语前,从属成分在中心成分前。大部分词与满语相同,相当一部分词与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赫哲语是同源的。词汇中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语借词。无方言差异。锡伯族群众中很多人兼通维吾尔、汉和哈萨克语。由于历史缘故,锡伯族分别居住在新疆和东北两个地区。东北地区的锡伯族有4.3万人,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北京等地。锡伯族使用回鹘字母体系的拼音文字。锡伯文共有40个字母,书写以词为单位,从上到下,行款从左到右。字母单用或出现在词首、词中、词末等不同位置时往往有不同的字形。锡伯文采取同用的标点符号,表明句读、语气和专名并有印刷体和手写体两种。

锡伯语

锡伯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与满语很接近。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塔城、巩留等地。辅音有二十七个; 词的重音一般落在末尾音节; 单元音有八个, 复元音有十二个, 元音和谐律不很严整。附加后缀是构词的主要手段。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宾语居中谓语在后;虚词较丰富,后置词使用频繁。体词有数、格的语法范畴;名词有第三人称反身领属后缀;动词有时、态、体、式等语法范畴,有形动词、副动词等形式。词汇中的固有词有相当部分同满语、赫哲语相同,汉语借词较多, 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借词较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