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镇抚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镇抚使

官名。宋代置。非常设,掌一镇军政。《宋史·职官志七》: “镇抚使: 旧所无有,中兴,假权宜以收群盗。初,建炎四年 (公元1130年) 范宗尹为参知政事,议: 群盗并力以拒官军,莫若析地以处之,盗有所归,则可渐制,乃请稍复藩镇之制。是年五月,宗尹为右仆射,于是请以淮南、京东西、湖南北诸路并分为镇,除茶盐之利仍归朝廷置官提举外,他监司并罢。上供财赋权免三年,余听帅臣移用,更不从朝廷应副,军兴听从便宜。时剧资李成在舒、蕲,桑仲在襄、邓,郭仲威在扬州,薛庆在高邮,皆即以为镇抚使,其余或以处归朝之人,分画不一,许以能扦御外寇,显立大功,特与世袭。官属有参议官、书写机宜文字各1员,干办公事2员,并听奏辟。”

镇抚使

官名。建炎四年(1130年),宋廷据宰相范宗尹建议,在宋与金、伪齐接壤的淮南、京西、湖北等路设置镇抚使司或镇抚司,以事实上已分据各地的土豪、溃将、摄官、“群盗”等为镇抚使,其辖区至数府、州、军。宋廷大约发表了二、三十名镇抚使,并兼知府和知州。如翟兴任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兼河南府知府;赵立任楚、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知州;李彦仙任海州、淮阳军镇抚使,兼海州知州;薛庆任承州、天长军镇抚使,兼承州知州;岳飞也被任命为通、泰州镇抚使,兼泰州知州。镇抚使掌管辖区内的兵权、政权和财权,而茶盐之利仍归朝廷。其所统镇抚使司军多为具有某种独立性的小部队,在嗣后的三、四年间,各镇抚使或叛变降金,或火并被杀,或战败牺牲,或丧失辖区,宋廷遂撤消仅存的个别镇抚使司。南宋晚期复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