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门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门歌也叫“锣鼓书”,流行于皖中、皖东一带。相传明末即已形成。明代初期,皖中的一些农民,喜欢用“一声高、一声低”的语调吟诵唱本,后发展成简单的曲调,名为高低调,很受农民的喜爱。当地有民谣:“扬起高低调,招来人如潮”,可见其盛况。到了明代末年,江淮地区连年灾害,成群结队的灾民外出逃生,有人便吟唱高低调,沿门乞讨,因此得名为“门歌”,也叫“讨饭歌”。并渐成一种曲艺形式。皖西一带因唱时还敲打着小锣小鼓,因此又叫“锣鼓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