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门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门歌

也叫“锣鼓书”,流行于皖中、皖东一带。相传明末即已形成。明代初期,皖中的一些农民,喜欢用“一声高、一声低”的语调吟诵唱本,后发展成简单的曲调,名为高低调,很受农民的喜爱。当地有民谣:“扬起高低调,招来人如潮”,可见其盛况。到了明代末年,江淮地区连年灾害,成群结队的灾民外出逃生,有人便吟唱高低调,沿门乞讨,因此得名为“门歌”,也叫“讨饭歌”。并渐成一种曲艺形式。皖西一带因唱时还敲打着小锣小鼓,因此又叫“锣鼓书”。
门歌有一人或二人演出的不同形式。二人演唱时,一人主唱,另外一人在歌头歌尾处帮腔,用锣、鼓伴奏。门歌的语言与庐剧为同一系统。唱词一般是七字句,可以加衬字,有的在句首加三字头,俗称“垫子”。曲调由四个短句组成。多数分为歌头、上句、下句、歌尾四个部分。上句、下句还有反复变化,依歌词长短而定。长于叙事,风格简朴平稳。
门歌在发展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皖西一带的门歌称上路或西路,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无为、芜湖一带的门歌比较柔和抒情,称下路或东路。肥东、肥西、合肥等地的门歌则兼有两路的艺术特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