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问心无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问心无愧指自我反省,没有什么应该惭愧的地方。其义同“心安理得”相近,同“问心有愧”相反。问心无愧是自我道德意识的心理表现,是经过内心的反省、良心的裁判,自我评价后作出的自我肯定。这是一种具有道德修养自觉性的表征。中国古代儒家一派自孔子起就很注重道德修养的这种自我良心评价的方法和作用。《论语·颜渊》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即自己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宋明理学的一些思想家也把内心省察的克己功夫作为一种修养之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问心有愧,即阴律所谓恶。”问心无愧的自我评价是否正确和作用的好坏,决定于人们依据的道德标准和对自己行为所采取的坦诚态度。如果是从个人主义立场出发,采取低于应当的标准式无视客观事实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这样所得出的“问心无愧”,只能使自己封闭起来、落后下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