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闻喜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闻喜宴唐宋时朝廷特赐新及第进士及诸科举人的宴会,又称“琼林宴”。唐代贡举礼部放榜、关试之后,新及第进士凑钱大宴于城东南的曲江,并请教坊派乐队演唱助兴。后唐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朝廷赐钱四百贯。宋制,“闻喜宴分为两日:宴进士,请丞郎大两省;宴诸科,请省郎小两省。”(《宋史·选举志一》)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设闻喜宴于开宝寺,命中使典领,皆赐绿袍靴笏。太宗亲自赋诗赐之。八年,改赐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闻喜宴一般由近上内臣或知举官押宴,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直史馆以上皆赴,是日皇帝赐新及第进士御制诗一首或御书《大学》、《儒行》等一篇,并赐花一枝。宴罢,新及第进士题名刻石于贡院。南宋时,改赐宴于礼部贡院。元代以后,改称 “恩荣宴”。参见 “恩荣宴”条。 闻喜宴唐宋朝廷特赐新进士及诸科及第者之宴会。赐宴之举,始于唐。唐贡举礼部放榜、关试之后,新及第进士大宴于城东南的曲江。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十二月敕: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朝廷赐钱四百贯。宋沿设。闻喜宴分为两日,先宴进士,请丞郎、大两省;再宴诸科,请省郎、小两省。太平兴国二年(977),设宴于开宝寺,命中使典领,皆赐绿袍靴笏,太宗亲自赋诗赐之,进士以下及第者,分别赐以官职。旋改赐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开宴日,侍从以上官员和馆职、知举官皆命押宴。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直史馆以上皆赴宴。是日,皇帝赐新及第进士御制诗一首或御书《大学》、《儒行》等一篇,并赐花一枝。宴罢,新及第者题名刻石于贡院。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改宴于礼部贡院。元以后,改称“恩荣宴”。明清亦有沿称为“琼林宴”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