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义和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义和拳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义和拳原是一个古老的拳种和拳会,源自康熙年间创立的梅花拳。会员主要活动在山东和直隶(今河北)等省。义和拳以设坛练拳为形式,以“保卫自家、防御盗贼”为口号,吸引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练拳时须拜师叩头、念咒、运气,以求“刀枪不入”。义和拳没有统一领导,其基层单位是坛,一旦某坛有事,附近拳民即互相支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威县梅花拳首领赵三多和冠县习红拳的阎书勤等人共同领导冠县梨园屯反洋教起义时,将他们的团体改名为“义和拳”。提出“助清灭洋”的口号,说明义和拳所打击的目标是外国侵略势力。从此,义和拳的名称很快被各地拳众所普遍采用。朱红灯和心诚和尚率领茌平、高唐、长清等地义和拳进行反洋教斗争,在斗争中举起“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队伍迅速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教会势力。同年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并在华北、东北各省得到迅速发展,使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高潮。 义和拳见“义和团”。 义和拳见“义和团运动在山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