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袭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袭衣xíyī❶死者穿的成套的尸衣。按唐《开元礼》、宋《文公家礼》为死者加袭,先用桌子一张,陈列袭衣、单衣、幅巾、掩帛、充耳、瞑目帛、鞋履、深衣大带、勒帛、裹肚、袍袄汗衫裤袜等,此类衣物,越多越显荣贵。但用时不必全用完。袭时设尸床,加荐席枕褥,移尸其上,换上新衣。穿衣时,左衽不结纽扣,并以方尺二寸幎目帛覆面,以白丝絮塞耳,以长尺二寸宽五寸帛裹手,着大带鞋履等。袭毕,以大被覆盖,移尸于正堂,乃设奠。《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唐孔颖达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旧唐书·礼乐志十》:“乃袭,袭衣三称。”《通典·礼志四十四》:“执服者陈袭衣十二称,实以箱篚,承以席。”宋高承《事物纪原·含襚》:“衣衾称袭衣之数。”清万斯大《仪礼商》卷二:“古人死者惟袭衣亲身,服如生时,而左衽为异,小敛、大敛,则取衣包裹,橐以质杀,惟取结束坚牢,形体方正。”清夏炘《学礼管释·释士丧礼褖衣》:“男子殊衣裳为之,谓之玄端。惟既死之袭衣,连衣裳为之,谓之褖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