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阳虚

中医名词。指体内阳气亏虚引起的病症。阳气是温煦人体,推动各脏腑发挥正常功能,保持人体水液代谢正常的根本所在。阳虚常表现为肾阳虚、脾阳虚或心阳虚。肾阳为各脏阳气之本,又称“真阳”、“元阳”。肾阳不足,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不振,舌淡胖,脉沉弱无力。脾阳虚的主要症状为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胃寒肢冷,喜热饮,大便清稀,倦怠神疲,食欲不振,泛吐清涎,或见浮肿,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妇女可见白带量多而清稀。脾肾阳虚常同时出现。心阳虚多见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面白唇青紫,舌淡或青紫,脉沉弱。阳虚常由气虚发展而来,与气虚不同的是常有虚寒症出现。治疗常以温补为主要治法。

阳虚

指人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常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久病损伤阳气所致。多表现为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主要见症:畏寒肢冷,面色㿠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细无力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