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立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陈立夫1899—Chenlifu

原名祖燕。浙江吴兴人。生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矿学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被中兴煤矿公司聘为工程师。不久,投奔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任校长办公室机要秘书。国民党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党部秘书长。以后历任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主任、组织部部长、教育部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职。在国民党统治大陆的长时期内,利用CC系,同国民党内其他政治派系、北方实力派争权夺利和进行反共活动。1949年去台湾,1950年赴欧洲游历,后定居美国。1968年回到台湾,专事文化研究,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并兼孔孟学会理事长。晚年颇怀思乡之情,倡议海峡两岸经济互惠。

陈立夫1900—

原名祖燕。浙江吴兴人。1917年入天津北洋大学学矿业工程,1923年毕业。后入美国匹茨堡大学。1925年获矿业硕士学位。1926年任国民党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的机要秘书。1929年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组织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国民教育部长、立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任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总干事。1936年完成主要哲学伦理学著作《唯生论》上卷,1943年正中书局出版。1948年赴美出席道德重整运动会议。1949年去台。1950年赴美,写作《四书道贯》。1968年回台,任“总统府”资政及“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职。伦理学方面的主要著作还有《生之原理》、《孟子之政治思想》、《人理学研究》等。陈立夫把中国古代的易学、法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孙中山的民生哲学结合起来,构成了自己的“唯生论”哲学体系。其伦理思想便以此为基础。他认为,道德为人的本性所固有。“人性根本是好善恶恶的,人性根本是趋向于善的”(《生之原理》),人的本质就是仁心、良知。所谓仁心,即是“我与他人求共生共存之心”(同上书),也就是站在大公无私的立场上为社会服务,献身人类社会。他特别提出了情欲对立消长论,认为“欲”是指自身为了生存而要求物质精神的补充和刺激,是为“私”的;“情”则指贡献于社会,光大人类生命,对外物进行物质精神的补充和刺激,是为“公”的;因此要“增情节欲”。在道德修养上,强调“诚”是宇宙进化的根本原动力,智仁勇只是诚的发布流行,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至诚则尽性参天如神”(同上书),是最高的道德境界。陈立夫的思想对国民党官方哲学有较大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