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衡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衡哲1890—1976中国第一位女教授。西名莎菲。衡山人。出生于江苏常州。从小探求新知识。1903年入上海爱国女学。1914年考取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女留学生,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授,教授西洋史。多次出席太平洋关系学会的国际会议。著有《西洋史》等。 陈衡哲1893—1976现代女作家。笔名莎菲。衡东县人。早年,在上海蔡元培等人创办的爱国女校读书。1914年报考清华学堂留美女学生,录取后进美国瓦沙女子大学学习。在那里,他认识胡适、任鸿隽、杨杏佛、梅光迪等人,并以莎菲为笔名开始写作。1918年又进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教授。先后四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国檀香山、日本东京、中国上海、加拿大班府召开的太平洋学会的学术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因严重的眼病,很少参加社会活动。1917年,她首次用白话文写作小说《一日》,刊于《留美学生季报》,接着发表《小雨点》、《波儿》、《孟哥哥》、《运河与扬子江》等。《小雨点》融寓言、童话于一炉,塑造了天真、温柔、善良而又勇于自我牺牲的小雨点形象,是她的成名作。《运河与扬子江》,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18年开始,他还用白话文写诗《鸟》,被誉为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她的著作有: 短篇小说集《小雨点》 (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衡哲散文集》 (1938年开明书店出版)、《文艺复兴史》、《文艺复兴小史》、《西洋史》以及英文著作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