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陈诚

明行人。永乐十二年(1414),以吏部员外郎同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等出使哈烈(H-erat,在今阿富汗西北部),次年东还。永乐十四年再使其国。撰有《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记述西使行程及经历各国情形。

167 陈诚1898—1965

军事家,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浙江省青田人,字辞修。1991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炮科,毕业曾任粤军连长、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1924年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炮兵第一连长。1925年3月13日,在第一次东征关键的棉湖战役中,弹无虚发,立首功。第二次东征炮轰惠州北城门机枪阵地,再立战功。1929年7月,在中原大战中,再率部解曲阜围,抢占济南,9月又克复郑州,受蒋介石青睐,升任第十八军军长,建立起“土(十一师)木(十八军)工程系”派系势力。在第五次反共围剿时,于广昌之战中打开了中央苏区大门。在此先后曾主持庐山、峨嵋山、珞珈山等军官训练团,为把非嫡系国民党军统一到蒋介石门下,巩固蒋介石统治而效劳。1935年4月,正式被任为陆军中将。1936年3月,任第一路军总指挥进晋助阎反共打内战。在西安事变中被扣,和平解决被释后,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围攻东北军和西北军,并监视陕北工农红军。1936年9月,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湖北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第九、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军政部长等职,指挥所部参加了淞沪、武汉、宜昌诸役。“八·一三”抗战中死守刘行、昆山一线时,数月内常就衣而睡。解放战争时期,任参谋总长兼海军司令,力主内战,协助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因进攻失败,1947年8月,又兼任东北行辕主任,降为东北战场指挥官。1947年末,在公主屯战役中损兵折将大败。1948年5月,被蒋介石免去本兼各职,6月到上海国防医学院割治胃疾,后去台疗养。同年12月,蒋介石又任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和台湾警备总司令,后又历任东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陆军一级上将、两任行政院长、两届副总统、连任国民党副总裁等,是国民党“黄埔系”中的第二号人物。1965年3月5日,因肝癌病故于台北。

陈诚

明代旅行家。曾多次出使中亚和伊朗。1414年(明永乐十二年),陈诚以吏部员外郎同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指挥金哈蓝伯等出使哈烈、撒马尔罕、失刺思等中亚国家。所到各国,都有玺书、文倚、纱罗、布帛等物馈赠酋长。1416年 (永乐十四年)再度出使哈烈,第二年回国。1420年再次出使哈烈、撒马尔罕、八答黑商等国。陈诚第一次出使归国后,与李暹同撰《西域记》 二卷,上卷 《西域行程记》,下卷 《西域番国志》,通称《西域行程记》。《明史稿》卷一二八傅安传附陈诚传说,每到一国,诚辄图其山川城廓,志其风俗遗产,为 《西域记》。

陈诚1898—1965

字辞修,浙江青田人。蒋介石嫡系将领。曾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军政部常务次长、军委会政治部长、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东北行营主任、参谋总长。1948年底起,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

陈诚公元1363—1458年

明朝的西域使者。又名朴斋,字子鲁,号竹山,吉安吉水人(今江西吉水县)人。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广东等处承宣布政司左参议、吏部验封清吏司员外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奉命与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出使哈烈(今阿富汗西北部),返回后,与李暹合写了《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二书,对研究西域民族史和中西交通史极有价值。此后又曾两次出使哈烈和撒马尔罕,两次出使撒里畏兀儿地区,半生奔波于内地和西域之间。他还写有92首《西域纪行诗》,真实而又优美,是明朝唯一的西域边塞诗作。

陈诚1363—1458

明代西域使者。江西人。永乐十二年(1414),出使哈烈(今阿富汗西北部),后与李暹合写《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二书,对研究西域民族史和中西交通史极有价值。后又两次出使哈烈和撒马尔罕,两次出使撒里畏兀儿地区。还写有92首《西域纪行诗》,是明朝惟一的西域边塞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