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院体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院体画Yuantihua一般指从宋代的翰林图画院创设以后,各代宫廷画家所创作的绘画,或具有宫廷风格的绘画。也称为“院画”,院画主要是为满足皇室和贵族的需要而创作的,主要范围涉及到宫廷的装饰、壁画、帝王臣僚的肖像、宗教画、宫廷生活及山水、花鸟等。院画注重传统,讲究法度,风格工谨、细腻,色彩华贵艳丽,但是也表现出拘谨、柔媚的弱点。 院体画流行于宫廷中的传统绘画流派。起源于商、周、春秋、战国之际的传统宫廷艺术。发展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宋徽宗赵佶列书画为国家科举制,立翰林书画院,使院体画形成新风格。院体画特点:造型准确、工整、严谨;设色富丽、鲜艳、华贵;工细、形真;既求形似,又重法度和神似,以求深邃动人的意境。 院体画中国画的一种。简称“院体”、“院画”。多指宫廷画家所作比较工致的绘画,也指宋代画院(984~1275年,见于史籍的画家200余人)的作品,或泛指属宫廷画家绘画风格的作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公元935年五代后蜀创立的翰林图画院是最早的画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