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号云汀,自称桃花渔者、印心石屋主人,晚年自称髯樵。清安化县人。嘉庆七年 (1802) 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四川乡试副考官、监察御史,户部、吏部给事中。出任川东道,调整官盐价格,致私贩绝迹,民受其利。道光初,任山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三年 (1823) 升巡抚。在安徽筹赈水灾,纤悉周至。五年 (1825)调任江苏巡抚,筹划海运,船自吴淞口经月即抵天津,“为东南拯弊第一策”。十一年(1831)升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力革盐场弊端,创票盐法,并进行多项改革,成效卓著。以积劳成疾卒于任。赠太子太保,谥文毅。著述有《印心石屋诗文集》56卷,《奏议》76卷,《蜀日记》4卷, 及《陶氏族谱》若干卷等。 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又字云汀,晚年号髯樵,又号桃花渔者。安化人。清嘉庆七年 (1802) 中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十八年 (1813) 后,先后任江南、陕西道监察御史。迁户科给事中,巡视江南漕务,转吏科给事中。二十四年 (1819),出任川东道,决滞讼,减官盐价以绝私贩,深得民心。道光帝即位,以治行第一擢山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三年 (1823),迁安徽巡抚,积极赈济水灾,数十万流离者得以安顿。五年,调江苏巡抚,大举兴修水利,主持疏浚了吴淞、浏河、白茆河通海口工程。开创大规模海运,亲自筹集商船,探访航道,两次漕运米160余万石。魏源称此举“为东南拯弊第一策”。十一年,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采取裁浮费,革蠹商等措施以清盐政。十九年,病卒于两江总督署,赠太子太保,谥文毅,敕建专祠祠之。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蜀輶日记》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