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集贤殿学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集贤殿学士官名。即集贤学士。《资治通鉴·唐纪》:“〔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二月,壬申,以尚书右丞相致仕张说兼集贤殿学士。”(见:集贤殿书院) 集贤殿学士官名。唐玄宗开元五年(717) 以褚无量为乾元殿使,整理图籍,次年改为丽正修书院,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十三年改为集贤院,仍置学士,以宰相及侍从官兼,掌集贤院事,总理秘书图籍,刊辑古今往籍、备顾问应对。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每以宰相为学士者知院事,又置修撰、校理官、待制官。后改为集贤殿学士,宰相兼者加 “大” 字。五代或为集贤殿学士,或为集贤院学士。宋初置集贤院学士与集贤殿大学士,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哲宗元祐五年 (1090) 复置集贤院学士为贴职,绍圣二年(1095) 并入集贤殿修撰。政和六年 (1116) 改称右文殿修撰。元朝置2员,正二品,隶集贤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