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雨凇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雨凇害yusonghaiglaze damage一种林业气象灾害,是过冷却雨水在林木(果树)表面凝冻而成的冰层(雨凇),对林木、果树造成的伤害。当近地气层温度低于0℃,较高气层上温度高于0℃,从0℃以上的云层中下降的雨滴,经过近地气层时成为过冷却状态,落到地面较冷物体上即冻结成雨凇。雨凇的分布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北方多在春秋季,南方多在冬季,以潮湿山区为多。雨凇常较多凝聚在树木枝干的迎风面,因重力作用使枝干弯曲,严重时折断劈裂,甚至根倒。1977年10月26~29日辽宁和河北北部发生严重雨凇害,仅河北塞罕坝林场就有57万多亩林木受害,木材损失96万立方米。1982年2月上旬湖南会同林区雨凇持续7~8天,磨哨大队杉木林损失34.5%。 雨凇害glaze injury又称冻雨害。雨凇对林木(果树)的损害。冷季过冷却雨滴落在温度0℃以下的地面或地面物体的迎风面上,迅速冻结起来的冰层,冰层厚度可达几厘米。冻结在林木枝干上的雨淞,因重力作用使林木受害。轻者可使枝干弯曲,重者则被折断劈裂,甚至根翻。雨凇的分布在中国是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北方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南方多出现在冬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