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45 省

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原为中央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在各地设11个行中书省,相当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置丞相、平章等职。省下设路、府(州)、县,共4级行政区划。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时便简称为省,后一直沿用。明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全国设13布政使司仍习惯称行省,简称省。清乾隆年间分为18行省,后增为22行省。民国后期由29个省增至39个省。现今全国有23个省。

官署名。行政区划名。其官署称省,始于南北朝,废于明代。行政区划称省,始于元代,即行中书省,明初沿元制,后改承宣布政使司,清初沿明制,后改为省,其衙门仍称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掌一省政令。《旧唐书·职官志二》:“中书省:〔秦始置中书谒者,汉元帝去‘谒者’二字。历代但云中书。后周谓之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1员,炀帝改为内书省,武德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龙朔改为西台,光宅改为凤阁,神龙复为中书省。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为紫微省,五年复旧〕。”《职官志一》:“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明史·职官志四》:“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初,太祖下集庆,自领江南行中书省。戊戌,置中书分省于婺州。后每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自平章政事以下,大略与中书省同。”

❶直属于中央管辖的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❷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中央行政机关。指内阁的部。如日本内阁的外交部称“外务省”。


见“行中书省”。


又称“省缝”、“省道”。根据人体曲线而省略不必缝合的部分。以达到衣服合体的要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