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非化脓性中耳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非化脓性中耳炎又名卡他性中耳炎。多系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所引起。中耳(鼓室)是一个含气腔,腔内的空气可被粘膜吸收,并每于吞咽或打呵欠时咽鼓管开放(咽鼓管为由鼓室前壁向前、内、下方通向鼻咽侧壁的管道,另一端开口于鼻咽部),新的空气进入鼓室,使中耳内外气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小儿的咽鼓管较短、管腔宽、咽鼓管咽口和鼓室口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上述解剖上的特点使鼻或鼻咽部炎症常波及咽鼓管,引起管粘膜肿胀,致咽鼓管堵塞,鼓室内气压减低,鼓膜内陷、鼓室内积液,或因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的开放所致。本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症状表现:耳鸣、听力减退。家长常述说与小儿谈话时,小儿似听见,但听不懂。急性期未彻底治疗,反复发作后,可使中耳内粘膜增厚,听小骨、鼓膜与中耳内壁发生粘连,引起粘连性中耳炎,可致耳聋。本病重在预防。应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以免感染扩延至咽鼓管。患上呼吸道感染时不要用力擤鼻涕,一个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个。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病,是防聋的重要措施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