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韩孟是人们对中唐诗人韩愈和孟郊的并称。这个并称最早始于中唐赵璘,他的《因话录》说:“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他意思是说,韩、孟二人交往密切,成就上韩愈的文和孟郊的诗齐名。事实上,韩孟并称,更应指诗歌上。他们诗歌主张相同,风格也都以追求奇崛险怪为特征;他们在中唐诗坛上相互切磋,唱和频繁,形成了 一个韩孟诗派,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影响,所以后人论诗,常将二人并称。欧阳修就说“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韩孟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两人诗风相近,交谊笃厚,常相唱和联句,工力相匹。 韩孟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孟郊祖籍平昌(今临邑东北)。韩孟是“元和体”中以“奇诡”和“矫激”著称的两大家。如孟郊长于韩愈18岁,而韩愈偏说要“低头拜东野”(《醉留东野》),作《双鸟诗》比喻二人一鸣万物皆不敢出声。孟郊也有“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戏赠无本》)的话。二人联句,达13首之多,这是两家并称的一个来由。唐人有“孟诗韩笔”之称,则是指一诗一文而言。宋人梅尧臣始以韩孟并称。两人艺术上的共同特点是“用思艰险”,不同之处是韩诗雄富,境界开阔;孟诗清苦,风格瘦硬。可以说各有千秋。近代“同光体”诗人也都主张并学韩孟,不分轩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