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颜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颜庙

位于城北门内东侧,陋巷街北。又称复圣庙。全称复圣颜子庙。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过鲁祭孔,以颜子配享。东汉永平十五年(72)明帝车驾至孔子宅及颜庙。弥衡(173—198)撰有《颜子庙碑》。后经历代多次整修重建。颜回,名渊,孔子弟子,元至顺元年(1330)追封“兖国复圣公”。庙中有殿、堂、厅、坊、屋、门、库等159间,占地85亩,前后5进院落,分中、东、西三路。庙内历代碑刻55块,松槐桧柏500余株。庙门前有复圣坊,东西两端为“卓冠贤科”、“优入圣域”二坊。坊得名于《论语》所谓圣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颜渊居四科之首。三坊以两层雕绘石栏相连。坊建于明,石栏建于清康熙年间。颜庙为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由中路依次为陋巷井、归仁门、明御碑亭、仰圣门、乐亭、复圣殿等。东路为克己门、见进门、退省堂、家庙、神厨。西路为复礼门、杞国公门、杞国公殿、杞国公寝殿。另有斋宿房、祭器库等。

颜庙

祭祀孔子弟子颜回的祠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门内陋巷街北(相传即陋巷旧地)。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过鲁祭祀孔子,以颜子配享,后代因之。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元至顺元年(1330年)追封颜回为 “兖国复圣公” ,始有 “复圣庙”之称。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增广,面积85亩,殿亭门坊94间,历代碑刻55块,松、柏、桧、槐500多株。庙门前护以青石雕栏,建有石坊3座,中题 “复圣庙” ,东题“卓冠资料” ,西书 “优入圣域” 。陋巷故址北有门3座,东为克己门,西为复礼门,中为归仁门,取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之意。入门里,东西各有明代御碑亭夹道而立,亭内藻井中彩绘仙鹤图案,亭外立明清碑刻。复圣殿在仰圣门内,为庙内主体建筑,殿门7间,高约16米,绿瓦飞檐,彩绘斗拱。前檐下石柱4根浮雕盘龙,余皆八棱水磨柱,平雕龙凤、花鸟。殿内旧有颜回冕旒执圭塑像。庙内还有复圣寝殿、杞国公殿(祀颜回之父)、杞国公寝殿、退省堂等建筑。现存建筑分别建于元、明、清3代。

颜庙

亦称复圣庙。位于曲阜孔庙东侧半里许的陋巷故址。祀孔子弟子颜回。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称赞他的德行,并说他“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贫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被后人推崇为家贫好学的典型。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尊颜回为先师,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兖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加封为兖国复圣公,始有复圣庙之称。据《陋巷志》载,汉高祖刘邦过鲁祭孔时始建颜庙。后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屡加重修和扩建。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胶西太守孔宗翰,在陋巷故址围绕陋巷井建亭、修庙,苏东坡作记;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衍圣公孔诒命颜族“复构于故基,缭以重垣,环植桃李”;元延祐四年(1317年),南台监察御史段桀极呈仁宋皇帝,大修颜庙,敕建正殿五间,东西庑及神门等;以后又多次大修、扩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拨库银1.12万余两,到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颜庙即达现在规模:面积85亩,殿、堂、亭、库、门、坊等159间,前后五进院落,历代碑刻55座,松、柏、桧、槐等500余株。庙门前护以青石雕栏,建有石坊三座,中篆刻“复圣庙”,东隶书“卓冠贤科”,西隶书“优入圣域”。《论语》载颜子居陋巷。复圣门内,传即陋巷故址,有“陋巷井”。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立“陋巷井”石碑,以表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勤奋好学精神。明万历六年(1578年)在井南又立有“陋巷故址”石碑。故址北有门三座,取孔子“克已复礼,天下归仁”语意,东为克己门,西为复礼门,中为归仁门。门内两侧各有明代御碑亭一座,东为明正统六年(1441年)御制《敕赐兖国复圣公新庙之碑》,西为正德四年(1509年)《御制颜子庙重修碑记》。亭外立明清碑刻。复圣殿在仰圣门内,为庙内主体建筑。重檐八角,五脊六兽,广五间,深三间,高17.6米,阔37.7米,深22.4米,四周回廊,飞檐挑角,雕梁画栋,彩绘斗拱。前檐下石柱四根浮雕盘龙,皆八棱水磨柱,平雕龙凤、花鸟。正殿东西两庑各七间。殿前有一凉亭,亭内立有篆刻“乐亭”石碑,苏轼为此作《乐亭记》。仰圣门两侧为颜庙东、西两路:东门为“见进门”,西门为“杞国公门”。这里有退省堂、杞国公殿(祀颜回之父)、杞国公寝殿等建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