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食品保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食品保藏使食品存放较长时间而不变质,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并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的方法。食品腐败变质和营养价值降低,通常是由于微生物及食品组织酶的作用,植物的发芽,以及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处理不当所致。主要保藏方法有高温灭菌、低温保藏、盐腌、脱水、酸渍、缺氧(包括气调、低压、充氮、真空等)及辐射保藏等。 食品保藏中国古代即有用“焙”(即火干)的方法保藏五谷。周朝(公元前1066~前256年)《周礼》中有“醯人掌五齐七菹”的记载,“菹”即酸菜。北魏(386~534)《齐民要术》中提到用阴干方法制造肉脯和制酱菜等。唐代(618~907)《云仙杂记》中有冰作冷饮的记载。1292年,中国已用冰来保存鲜肉。1834年英国人发明制冷压缩机人工制冰。1810年N.阿佩尔发明了用沸水煮瓶装食品的方法,并建立了世界上第1个商业化罐头食品加工厂。罐藏是食品保藏方法中较新的一种,仅有100多年历史。食品辐照保藏是20世纪中叶开始研究的新技术。到1981年10月止,已有23个国家无条件或暂时批准了38项食品和有关特制品的辐照保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