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香积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香积寺

佛寺。在唐长安城南神禾原上。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据《隆禅法师碑》,唐高宗永隆二年(681 ),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实际创始人善导圆寂,弟子怀恽为之建塔,又在塔旁建寺,名曰香积寺。寺名一说源于《维摩诘经》 “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说,一说源于寺旁香积堰。唐高宗、武则天、中宗都曾到此寺礼佛,并施舍珍宝、钱物。王维《过香积寺》诗,对寺有形象描绘。王昌龄《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写该寺二僧之塔。后历遭战乱等破坏而衰微。据《长安志》,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87 )改称开利寺。清乾隆年间曾维修。明末清初再毁而重建。1979至1980年,新修大殿5间、佛堂5间、僧房10间。寺内有3米高阿弥陀佛塑像和日本友人所赠善导木雕像等。

香积寺

位于县西南神禾原上,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亦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遗骨的安葬地。创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唐诗人王维《过香积寺》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可见这里曾是一座人迹罕至的古刹。善导俗姓朱,幼年出家,拜并州石壁山玄中寺净土大师道绰门下,得观经奥义。公元645年,道绰入寂,善导来长安,广行教化,曾将所得布施,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著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现存五部九卷,即《观无量寿经疏》四卷、《往生礼赞偈》一卷、《净土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其中《观无量寿经疏》世称四帖疏,八世纪由日本遣唐学问僧传入日本,流布甚广,并由此创建日本净土宗。古寺建筑现仅存清乾隆年间所修三间大殿和唐代建造的善导大师舍利塔。塔为仿木结构密檐砖塔,平面呈正方形,原为十三级,现存十一级,高33米。据载,此塔不仅用于佛事,而且还可观星测雾,量日定时。近年来,日本净土宗信徒纷纷来此朝拜。八十年代新建五间大殿,殿内供阿弥陀佛木质贴金立像一尊,并有日本信徒送的善导大师木雕贴金坐像及香案、法器、石灯、木鱼等。1980年5月14日,善导大师圆寂1300周年之际,日本派200多人代表团,来此举行大法会。

香积寺

位于西安市西南17.5公里处的长安县韦曲镇香积村。创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是怀恽(寂后谥隆阐大禅师)为祭祀其师善导和尚而建的。善导一生专习净土,曾画净土变相图300余壁,著有多种净土宗典籍,其中《观无量寿经疏》于八世纪时传入日本,日僧法然依此创立了日本净土宗。故日本净土宗信徒视香积寺为其祖庭。香积寺原来的殿宇早已圯毁,唯唐代建造的善导塔仍存。塔呈正方形,存11层,高33米,为密檐式仿木结构,全部砖砌,古雅巧致。塔门额上有清乾隆年间刻置的“涅槃盛事”四字。塔南有两座小塔,东边小塔传为善导弟子和以后寺僧的墓塔。中日邦交关系恢复正常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和净土宗信徒陆续访问香积寺遗址,朝拜善导塔。70年代末,善导塔得以修复,并重修了香积寺大殿。1980年3月,日本友人特赠善导法师木雕贴金像,安置在大殿内。另赠法器和玉石镂空灯等,供奉在善导像前和殿前。同年5月14日,中日两国净土宗同仁200余人在香积寺举行法会,隆重纪念善导大师圆寂1300年,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