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香薷herba elsholtziae清热祛暑药。出《名医别录》。见《痊骥通玄论》。又名香茹、香茸。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 Nakai exF.Maekawa的带花全草。夏、秋两季采收,当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主产江西、河北、河南等地。辛,微温。入肺、脾经。功能发汗解暑,化湿利水。主治:❶马中暑发热、无汗、倦怠无力,与黄连、黄芩、柴胡、栀子、花粉等配伍,如香薷散。 香薷common elsholtzia一种野生的秋季优良蜜源植物。学名Elsholtzia ciliata(Thunb.)Hyland.。别名水荆芥、臭荆芥、野苏麻。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茎四方形。单叶对生,叶片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轮伞花序组成偏向一侧的假穗状花序,花冠淡紫色或紫红色,蜜腺位于花冠内子房基部。小坚果矩圆形。 香薷common elsholtzia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又称水荆芥、野苏麻。唇形科,香薷属。一年生草本。生于田园边、山坡、路旁、河岸及阴湿草地等处。中国除新疆及青海外,几乎遍及各地,亚洲其他地区,欧洲也有分布。茎4棱形,紫褐色,多分枝,有倒生疏柔毛。单叶,对生,有细柄,叶片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背面满布橙色腺点。轮伞花序,每轮多花,排成偏向一侧的顶生假穗状花序;花淡紫色;花萼钟形,5齿;花冠上唇直立,顶端微凹,下唇3裂,中间裂片半圆形;2强雄蕊。4个矩圆形小坚果。全草入药,治夏季感冒、急性肠胃炎等症。同属的海州香薷(E.splendens Nakai et F.Maekawa)可作为铜矿脉的指示植物。 香薷别名萼果香薷。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叶对生,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淡紫色。果卵形。全疆均有分布。具有发汗解暑、利水的功能。药用地上部分。主治中暑感冒、伤暑湿、呕吐泄泻、转筋、肾炎等病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