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占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占鳌

字载阳。以考授州同知,历山东充州府通判。清乾隆元年(1736)补中城兵马司指挥,廉声卓著。

马占鳌1830—1886

清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回族。经名 “阿布都拉·阿齐兹”。字魁峰,又字鼎臣。祖籍陕西大荔。早年赴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习经,返乡任河州大河家(今属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清真寺阿訇。能言善辩,颇得教徒信任。1863年(同治二年)河州举起反清义旗,被推为首领。不久攻取狄道(今临洮),声势大盛,成为西北回民起义的重要基地之一。1872年初,与清军左宗棠部激战太子寺(在今广河县境),义军获胜,击毙清兵提督、总兵将官数十名,但他投机取巧,为了换取高官,排除众议,投降清军,受花翎五品军功顶带。旋即为虎作伥,率部镇压回民军。官至补用总兵。

马占鳌1830~1886

字魁峰,又字鼎臣,经名阿卜都里阿则兹。河州(今临夏县)人。回族。清末以来西北回族军阀势力奠基人。7岁入清真寺学经,后到西安大学司巷清真寺钻研伊斯兰教经典。穿衣(毕业)后回到家乡。先后在本庄及大河家清真寺掌教开学。善于言词,敢作敢为,严于律己,“济贫恤孤”,对“放债吃利,尤为禁止”,并以“止利之争,先从我始”为训。发动群众抗叔父债,并烧毁债据,名扬乡里。同治二年 (1863年) 马悟真、闵殿臣等率众举义,推占鳌为主帅,以河州为中心,在黄、洮两河间开展反清斗争,并与宁夏金积堡马化龙部、西宁马文义部、肃州马文录部联合一体,纵横陇右。同治十一年,以马占鳌、马海晏为首的河州抗清联军同清军在太子寺(今广河)展开激战,击毙清军提督傅先宗、总兵徐文秀, 大获全胜。同治十一年 (1872年)率部降左宗棠。所部改编为马队三旗,任为督带,马海晏、马安良等为旗官,归河州镇节制,同清军一起镇压反清义军。此后,马占鳌、马海晏随甘军董福祥出入战场, 所部成为董军主力之一。病卒于大河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