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仁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仁孝1124—1193西夏第五代皇帝。崇宗乾顺长子,曹氏所生。夏大德五年(1139 ),以16岁即帝位,改元大庆。对金朝采取亲善外交。在内政方面,重视文化教育,全国州县普设学校; 在宫中设立小学,吸收宗室子弟入学。人庆二年(1145),在兴庆府设太学,亲释奠。三年,尊孔子为文宣帝。四年,立“唱名法”,开创了西夏的科举制度。又成立“内学”,选名儒授业。又设立翰林学士院,编撰国史实录。改革礼乐和法律,修乐书《新律》,编修《天盛年改定律令》。在加深汉化的同时,也尊崇佛教,从汉地罗致大批佛典,延请高昌回鹘僧人译经说法,供奉吐蕃喇嘛,尊为国师。乾祐元年(1170 ),借金之力,粉碎国相任得敬分国阴谋,巩固了皇位。在位55年,是西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墓号寿陵。 李仁孝1124——1193即西夏仁宗。1139至1193年在位。党项族,银川 (今陕西榆林南)人,夏崇宗长子。大德五年(1193)即位,时年十六,大权相继落入后族大臣手中。大庆四年(1143),遣将镇压各部起义。乾祐元年(1170),杀权臣任得敬。二十四年病死。在位期间,颁布律令,改订官制,实行科举,加速了西夏封建化过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